一是实施源头管控,加强产权管理。借助产权登记综合信息系统进行产权数据分析,全面查实、准确摸清企业底数,结合前期假冒国企综合整治行动成果,对打击违规挂靠和假冒国企专项行动工作进行再部署,督导区市国资监管机构、市属国有企业根据相关要求认真开展违规挂靠和假冒国企排查工作,确保不漏一户、不落一项。截至3月底,形成市属国有企业全级次名单。二是建立长效机制,构建防控体系。市国资委建立健全假国企线索摸排机制,通过对比财务、对外投资、产权登记、市场主体登记等数据,及时发现假冒国企线索,经多轮梳理排查,我市无假冒国企相关情况,暂未发现假冒国企线索。通过开展违规挂靠和假冒国企综合整治“回头看”活动,督导市属国有企业切实履行主体责任,坚持举一反三、标本兼治原则,按照整治要求进行再梳理、再排查、再整治,及时修订完善投资经营、合规管理、内部控制、产权管理等方面的制度,加强对参股企业管理,切实维护国有企业合法权益。三是畅通举报渠道,形成共治格局。在市国资委官方网站设置假国企举报电话、邮箱,及时受理假冒国企举报线索,畅通举报渠道,同时积极对接市大数据中心,以企业全级次名单为基础数据库,在市国资委门户网站开通市属国有企业“白名单”查询平台,向社会公众提供市属国有企业名单查询服务,对冒用国企名义、损害国企名誉的行为做到早发现、早应对、早处置。
|